读水浒——人性的十三种刻度
从名著中学人情世故
结局 鲁智深 武松 林冲
换句话说,林冲的起点,就是武松这些底层草根梦想的终点。
《水浒传》给人物的结局,往往都有强烈的象征意义。鲁智深的端然圆寂,象征着他的解脱;林冲的风瘫,象征着他的隐忍和塌陷;而武松的自断其臂,则象征着他的放弃。
林冲很快就死了,但武松却活到了八十岁。他的后半段是平静的,平静的代价就是舍弃。他切断了自己杀人活人的臂膀,再也成不了别人的工具,也就切断了所有的执念。
江湖里传言:“宁做真小人,勿做伪君子。”可是文明进化的过程,也一定是把大批真小人转变成伪君子的过程。虚伪也是文明社会的一道防护栏。我不能铲除心中的恶念,但依旧以恶念为羞,不敢让人知道,这就好过不知善恶。
束缚 武大郎 杨雄
仔细读《水浒传》的话,会发现当时良家妇女的生活实在是太寂寞了。她们被困在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,几乎和外界完全隔绝。所以出轨成了无聊生活里唯一的光,这光就比肩神灵。潘金莲的偷情,与其说是性欲的驱使,更像是她要在生命里抓住点什么,来填补那片巨大的空白。
王婆大概也是这么想的,她把潘金莲和西门庆同时请到家里来,按照她的分析,如果西门庆进来的时候,潘金莲不起身就跑,“这光便有四分了”。哪怕是大白天,哪怕旁边还有第三者在场,女人看见陌生男人不跑,就有 40%上床的可能。在当时的社会空间里,就存在这么强大的性张力。男人和女人往那儿一站,周围空气里就噼里啪啦闪耀着性的火花。
男权就像一个魔咒,固然把女人困在了里面,但有的时候把男人也给束缚住了。在男权社会里,老婆出轨对男人来说确实是很大的羞耻,会激发男人的怒气。但这种愤怒里,只有一小部分是出自生物本能的嫉妒心,更大部分则来自社会规则的压力。所以杨雄才会被逼得杀死自己的妻子。
管理 杨志
当初王伦问他:“你是谁啊?”他并没有简简单单地说,“杨志”,而是说得很复杂,“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,五侯杨令公之孙,姓杨,名志。”跟人一见面,先确定自己作为孙子的身份。这种家世对杨志确实是一种激励。杨志曾经描述过自己的理想:“洒家清白姓字,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点污了,指望把一身本事,边庭上一枪一刀,博个封妻荫子,也与祖宗争口气!”在《水浒传》里,“封妻荫子”是个老掉牙的套话了。
押送生辰纲的路上,杨志与众人起了冲突。“提辖,我们挑着百十斤担子,须不比你空手走的。你端的不把人当人!”管理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把人当人,而不是当工具。